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普羅市民都深受影響,殘疾人士的困難荊棘載途,而需要照顧有殘疾家人及或自身也有長期病患及殘疾的照顧者更是雪上加霜。社會企業研究院與香港復康力量在 4 月上旬成功透過一份負面思想評估量表,訪問了262 位殘疾人士及他們的照顧者,以及成功邀請其中30位的受訪者參加由中心舉辦的「情緒支援小組」。旨在探討第五波疫情下對殘疾人士及照顧者造成負面思想程度及情緒的影響,同時親身聆聽受訪者的需要。社會企業研究院期望藉此調查可以啟發社福界,商界以及政府更好地運用社會資源(包括服務) 及跨界別去作出適時適切的支援,轉危為機,發展新的支援模式,為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創造有利的就業環境,減少慘劇的發生。
無助及無法掌控現在
調查結果顯示,在持續不斷的疫情下,不論是殘疾人士或是照顧者都因負面思想令情緒壓力增加。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經常感到無助及無法掌控現在,更有大部份表示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沒有人關心及本身就是失敗者的負面思想。
受訪中的照顧者整体來說,負面思想程度更為嚴重。特別是本身有殘疾的照顧者當中; 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的負面思想程度更是莫此為甚。同時,需要照顧患有精神病患或長期病患家人的受訪者,其負面思想比其他照顧類別之照顧者更是大相徑庭,程度明顯嚴重。
根據調查顯示,患有長期病患的照顧者負面思想程度最為嚴重,反映他們負面思想與情緒壓力已達臨界點,岌岌可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殘疾類別當中精神病患的負面程度平均數無論在殘疾人士或照顧者類別中均是偏高的,後者更貼近最嚴重程度。有鑑於此,調查可反映疫情下,患有長期及精神病患或精神病患家人的照顧者都似乎難以抵禦負面思想的產生,達到影響他們生活的程度。如無及時對症下藥,後果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情況迫在眉睫,令人擔憂。
殘疾的照顧者,疫情下的悲鳴
調查反映自身有殘疾的照顧者在第五波疫情下,因為醫療及社會服務的崩潰,一方面需要定時接受治療,另一方面需肩負照顧者責任,對外亦求助無援。長期抱住誠惶誠恐的心,以及面對孤立無援的境況,潛移默化,這類照顧者已是舉步維艱、身心俱疲。疫情每下愈況之際,他們的內心也隨之瀕臨崩潰 ; 隨之而起,產生的負面思想及
壓力,如未有及時處理,無疑會亮起社會警號,甚或燃起嚴重後果的導火線 (如:自殺、傷害自己及他人及家庭解體…)。
疫下失業,勞人喘息
研究發現,就業類別中,失業中的受訪者,不論殘疾人士、非殘疾的照顧者及殘疾的照顧者,三者負面思想的程度均呈現偏高現象。這反映疫情下失業情況嚴重的問題,無疑加劇了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皆的負面思想的產生。相信照顧者平均分相對地高的現象,正正反映他們面對失業同時,也要為家庭生活及經濟負擔,衍生多重憂慮。
潛力勞動人口可滿足僱主需求
面對着疫情下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因失業的情緒問題加劇,大部份企業同時亦因經濟壓力遞增而縮減人手,社會企業研究院總幹事廖珮而女士因此建議將聘用殘障人士納入疫情稅務優惠可締造平衡局面,暫緩各方壓力。廖女士指出,現時勞工處展能就業科透過向僱主發放九個月津貼,鼓勵企業聘用殘疾求職人士,政府可以考慮把現時較短期的津貼改為疫情的稅務優惠,實施有年期的就業配額制,增強僱主聘請殘障人士的誘因。她補充,政府在構思未來的「保就業」計劃中,可考慮增加對企業聘請或保留聘請殘障人士的補貼,對殘疾人士穩定就業提供支援。
廖女士指出在疫情期間不少企業營運模式已轉做網上生意及在家工作,企業可以考慮多聘請殘障人士,在申請不同政府資助同時,了解聘請殘障人士的企業資助,建立在家工作的新團隊。而政府現時所推行的「殘疾僱員支援計劃」亦可根據新常態作出適當的調整,例如放寬辦公室購買輔助儀器及/或已改裝的工作間資助條件,推廣至在家工作間所需器材等以協助履行職務,打破辦公室框架,增加就業同時可幫助復康人士更進一步融入社會。
夾心層的他們,疫情下的忽略
按身份分類的負面思想程度所見,40-49歲受訪者的得分平均負面數是最高,其次是30-39歲,均屬中等嚴重程度。這反映社會對中年人士這兩個“年齡夾心階層”因疫情所承受的重擔的關注可能較年齡層兩端(最年青及最年長)為少。
疫下實況,人心所向
香港復康力量總幹事趙立基表示弱勢社群如殘疾人士往往面三重困難(Triple Jeopardy),當他們面對困難(disadvantage) 時,往往不只是面對單一的困難,而是同時間,面對多種的挑戰(multiple disadvantages) 。殘疾人士在平時已面對因殘疾所帶來的不便,而在第五波疫情下,當醫療及社會服務受到極大影響,以致停擺,他們在缺乏社會支援下仍要獨力照顧家人,可以想象到他們的艱辛。如果社會不正視這問題及不予以更大的援手,可能促成更多的家庭慘劇。
殘疾照顧殘疾,多重困境
珍姐(化名)是一名殘疾的照顧者,她表示在疫情中因子女托管服務暫停,她需要全天候獨力照顧其殘疾的女兒,壓力沉重,無力感極大。她非常擔心自己在年老後無法照顧女兒,時常感到有苦無路訴。因長時間困在家中,既無娛樂,也無生機。疫情下,人心惶惶,珍姐的恐懼不止源於生活的困苦,更是來自殘疾女兒染疫的憂慮。
支援不足,積壓情緒
Lily是一名長期病患者,在一年前發生意外導致左腳折斷。表示在疫情下欠缺服務支援並難以得到服務資訊,情緒十分低落,但卻沒有人可傾訴引致不少的負面思想。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為了一眾殘疾人士及照顧者得到適切支援,避免覆水難收。香港復康力量針對調查研究及情緒支援小組,建議如下:
1.將照顧者納入社會福利規劃,增加資源支援照顧者;
2.政府有必要提升社會服務資源的資訊清晰度及拆牆鬆縛,簡化申請服務的程序,以方便有需要的人士可迅速得到服務;
3.現時心理輔導服務極之不足,政府可仿傚外國,例如澳洲由政府提供財務支援於有需要人士自行購買服務;
4.增加外展服務隊人手,維持殘疾人士年齡夾心層的家居照顧需要;
5.安老及復康院舍服務支援不足,輪候時間過長及人手不足,同時使用者活動空間極不理想。疫情中充分突顯這景況,實需嚴肅正視及作短中期的改善;
6.殘疾人士疫情下的失業率加劇化,就業能力認可性更低。政府應擴大宣傳及吸引商界聘請殘疾人士建立系統化就業編程,鼓勵僱主增加實習機會
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並不是小眾
社會企業研究院總幹事廖珮而女士強調,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是不能被忽視的一群,就政府對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統計調查的詳細結果,顯示在2020年居於院舍及住戶內的殘疾人士,佔全港整體人口的7.1%;而長期病患者則佔全港人口24.1%, 因此以上提案能給予的社會影響力實在是非可見一斑。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