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愛「放閃」,把子女的相片或日常生活片段上載到社交媒體,跟朋友分享甚或是公開分享,如事前未有徵求子女同意,或會令子女感難受。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下稱青年會)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家長在網上分享子女的相片或影片時,事前從未詢問子女的意願,近六成受訪家長更傾向覺得子女不會因資訊被分享而出現尷尬等負面情緒;相反,逾四成受訪學童對於被家長在網上分享資訊傾向感到尷尬,更有近三成傾向感到討厭。青年會提醒家長分享前應先徵求子女同意,尊重子女的意願。
青年會家庭社會工作小組今日發表「父母在社交媒體分享子女資訊與兒童私隱」研究調查結果,並邀請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投訴及刑事調查)(署理)吳穎軒女士、親子界網紅兼心靈藝術學院創辦人「梵高爸爸」周惠建先生於發布會上分享其見解。調查於去年9月至11月期間進行,以問卷形成訪問了793名子女現時於中小學就讀的家長,以及1,094位中小學生,訪問家長在網上分享子女資訊的習慣,以及學童的感受。
逾八成家長在網上分享子女資訊 有學童因而遭受欺凌
青年會業務發展主任楊智顯先生引述調查結果表示,雖然家長普遍同意網上分享會影響子女的私隱,也願意為保護子女私隱作出改變,可是亦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在行為上未夠保障子女的私隱。調查發現,逾八成(82.6%)受訪家長都會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子女資訊,當中近32%更會在多個社交平台分享;不過,近三成(28.5%)受訪家長在網上分享子女的相片或影片時,事前從未詢問子女的意願,也有近四成(37.5%)受訪家長從不或很少與子女討論有關分享他們資訊的習慣及原則。近六成(57.5%)受訪家長更傾向覺得子女不會因資訊被分享,而出現尷尬、討厭、憤怒等負面情緒。中學或以下學歷的家長,較多會跟子女因為網上分享和私隱問題發生磨擦。
至於受訪學童的感受,近一半人(49%)表示知道父母會在網上分享子女的日常生活,甚至有開設專屬帳戶分享,但也有14%表示不知情。受訪學童傾向認為父母在網上分享子女的資訊前,需要先向子女徵求同意,學童亦希望自己的資訊盡量減少在網絡上曝光。逾七成(72.2%)受訪學童傾向父母不要在網絡上分享學童自身的資訊,逾四成(43.4%)表示被家長在網上分享資訊傾向感到尷尬,更有近三成(28.2%)傾向感到討厭,以及23.2%傾向感到憤怒。受訪組別為15歲或是上的學童,較多會對父母在網絡上分享學童自身資訊而感到不滿,亦比較重視個人私隱。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施文欣女士表示,明白作為家長並不容易,有時候遇到開心事或激心事,都會想跟他人分享以尋求社交連結;對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亦會希望與人分享喜悅。然而,過度分享子女的成長,或會對子女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甚或令子女對父母產生信任危機,最終影響親子關係。她引述調查的訪談部分,有學童表示因父母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內容,而遭到同學取笑,甚或被欺凌。她表示:「父母眼中覺得子女『超可愛』而在網上分享,有可能會令子女感到『勁害怕』。試想像,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的大小事情都被分享到網上,這些個人私隱在網路留下永久的足跡,實在難免感到尷尬。」
她續指:「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需要感到安全與被愛,而孩子在7歲開始,會希望獲得尊重。萬一這些成長心理需要未獲滿足,孩子容易變得消極、畏縮、無安全感、對他人缺乏信任、亦難於與他人難於建立關係,甚至會產生反叛行為,及對未被尊重的行為表示反抗。」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投訴及刑事調查)(署理)吳穎軒女士表示:「互聯網上是沒有『永遠刪除』鍵。個人資料一旦在網上公開,便可能被他人永久保存及轉載,甚至有機會被不法之徒盜用,或成為網絡欺凌者用來『起底』的工具。家長在將子女的個人資料、照片或影片放上網前,應想清楚對子女將來的影響,好好保障他們的個人資料私隱。私隱專員公署發出了《Sharenting家長「放閃」須知》單張,為家長提供一些貼士,提醒他們在網上分享子女日常生活時應注意的事項。」
親子界網紅兼心靈藝術學院創辦人「梵高爸爸」周惠建先生憶述,於孩子幼稚園開學日當天,他曾上載一張已遮蔽校徽的相片到自己公開的社交平台專頁,希望分享孩子開學喜悅,惟仍被其他家長憑相片認出孩子所就讀的學校,令他有感必須加倍保護孩子的私隱,自此未有再於社交平台分享孩子的生活點滴。
子女私隱要守護 S.U.M.靈陪伴最珍視
在網上分享子女資訊之前,青年會提醒家長:
分享前先詢問孩子意願
避免在社交網站透露孩子的個人資料,例如全名、學校、處所
避免上載孩子的裸露照片
如孩子要求刪除舊照片,應該尊重他的意願
施文欣女士表示,「S.U.M.靈陪伴」對家長和孩子都同樣重要,由Support、Understanding、Mindfulness組成,照料著彼此身心。家長在網上分享子女資訊之前,先停一停、想一想,反觀內在需要,思考自己當刻的心靈需要或壓力,不要被社交媒體牽著走。她表示:「每當有衝動上傳孩子的照片時,先思考自己有什麼需求未被滿足?可能是來自他人的認同?可能是與社會的聯繫感?還是與孩子的親密感最重要?家長對孩子的付出,絕對值得自我欣賞,自己對孩子的愛,亦不一定需要由『讚好』來證明。」
Support:親子間互相支持、欣賞
Understanding:家長理解和明白孩子、彼此間有良好溝通
Mindfulness:靜心自身覺察,用心觀察子女。例如家長可每天運用15分鐘平靜自己,留意自己的情緒需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