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眾矚目的香港藝術週焦點盛事 Art Central,今日由其首席合作夥伴大華銀行 (UOB) 率先呈獻第十屆展會預覽。Art Central 作為推動亞洲藝術生態的中堅力量,將於 2025 年 3 月 26 日至 30 日在香港地標中環海濱向公眾開放。Art Central 作為致力推動當代藝術發展和實驗的國際平台,同時也是經驗豐富的收藏家和新晉買家尋寶的必訪之地。本次展會匯聚了博物館級別的藝術傑作,以及新晉藝術家在各種媒介上的前衛創作。Art Central 2025 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資助項目。
Art Central 在香港視覺藝術領域獨樹一幟,本次展會將呈獻來自全球超過 40 個國家及地區、
共 108 間藝廊和 超過 500 位藝術家的作品。展會更將帶來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創意項目,包
括委託創作的裝置藝術、表演、錄像藝術、講座、導賞團、工作坊等。透過這些多元化的
項目,Art Central 致力於將重要的藝術對話帶到國際舞台,同時支持大膽創新的觀點,促
進跨國界的文化交流。
第十屆 Art Central 更擴大了策展團隊,鄭得恩將再次擔任藝廊展區的策展人,Aaditya
Sathish 則將擔任展會創意項目的策展人,而陳瑞琦將擔任合作夥伴項目 Studio Central 的
策展人,該項目聚焦三位來自香港和廣州的先鋒創意人士。
畫廊亮點
為慶祝 Art Central 十週年盛事,特別呈獻畫廊專題「Legend」,展示多位藝壇巨擘的傑
作,同時探索藝術創作從過去到現在的連結。此專題將聚焦六位在 1970 年前出生的亞太
區藝術家,並於其所屬畫廊的展位中特別展出他們的作品,包括:
● 靉嘔 (生於 1931 年,茨城縣):激浪藝術 (Fluxus) 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戰後日本備
受推崇的藝術家之一 (白石畫廊,東京、香港等其他地區)。
● 細江英公 (生於 1933 年,米澤;卒於 2024 年,東京):以其前衛、超現實影像聞名
的日本先驅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 (see+ Gallery,北京、深圳、成都)。
● Emily Kame Kngwarray (生於約 1910 年,北領地;卒於 1996 年,愛麗絲泉):來自
澳洲烏托邦社區的著名藝術家,在 70 多歲時開啟其豐富且多產的繪畫生涯;泰特
現代藝術館將於 2025 年 7 月為其舉辦個展 (Rebecca Hossack Art Gallery,倫敦)。
● 李仁燮 (生於 1952 年,釜山):一位著名當代藝術家,其作品靈感源於其江原道工
作室環繞的自然環境 (Suppoment Gallery,首爾)。
● 梅丁衍 (生於 1954 年,台北):著名先鋒派藝術家,以混合媒體裝置及創新地使用
物件來探索身份和政治意識形態而聞名 (藝星藝術中心,台北)。
● 馮美華 (生於 1952 年,香港):一位香港先驅藝術家,以其具有影響力的錄像和媒
體藝術而聞名。她與數位友人共同創辦錄像組織 Videotage 錄映太奇,並透過其創
新作品和對新進藝術家的倡導,對本地藝術教育和社區參與作出重要貢獻 (凱倫偉
伯畫廊,香港)。
「Neo」展區再度回歸 Art Central,為首次及第二次參展的畫廊提供平台,展示前衛或尚
未被發掘的藝術家。今年共有 15 間來自亞洲、歐洲及美洲的畫廊參與「Neo」展區,包
括:Arite Space (2023 年於北京成立) 、Astra Art (2022 年於上海成立)、庫比森畫廊
(Cub_ism_Artspace) (2020 年於上海成立) 、FIM (2024 年於首爾成立) 、Galerie Pici (2003 年於首爾成立)、 Gallery CNK (2019 年於大邱成立)、 Intersections Gallery (2012 年於新加坡成立) 、象牙門畫廊 (Ivory Gate Gallery) (2022 年於上海成立) 、Meno Parkas Gallery (1997 年於考那斯成立) 、MJK Gallery (2022 年於東京成立)、 Monolog Gallery (2022 年於貝爾格萊德成立) 、None ProjectC14 Gallery (2012 年於上海成立) 、落雁畫廊 (SWANFALL GALLERY)(2022 年於倫敦成立)、 The Locker Room (2020 年於紐約成立) 以及 Yiwei Gallery (2019 年於洛杉磯成立)。
其他 Art Central 2025 主展區畫廊亮點包括:
o Avocado Art Lab(台北)首次亮相於 Art Central,展示四位國際知名當代攝影師沈
昭良、周慶輝、鍾孟宏和羅晟文的開創性作品;
o 伯年藝術空間(北京)重返展會,呈獻新一代繪畫藝術家,包括李舜、許茂雄、
柯家俊,以及李昶和楊哲一的實驗性多媒體項目;
o Cospace(上海)帶來五位涉獵多種媒介創作的中國藝術家,包括李淜、肖敏、姚
逍遙、 謝艾格和楊小健;
o Gallery Claire Corcia(巴黎)展示來自法國、意大利和阿根廷畫家的當代歐洲具象
作品,藝術家包括 Sergio Moscona、 Hélène Duclos、 Julien Calot 和 Wabé;
o 凱倫偉伯畫廊(香港)展示包括梁嘉賢和洪忠傑等藝術家作品,向香港文化致
敬;
o 春風洞畫廊(東京)將展示由戰後到當代的日本藝術,包括渡邊恂三、五木田智
央 及中村一美的稀有作品;
o 土壤文創(香港)介紹來七位來自日本和中國的當代漆藝家的作品,陣容包括五
月女晴佳、 姚邦亮 、伊能一三及石宇光。
今年展會將特別聚焦攝影作品,突顯其獲亞洲具影響力年輕收藏家的青睞及國際性收藏價
值。項目焦點包括由 None Project C14 Gallery(上海)展示的中國藝術家付羽;Avocado
Art Lab(台北)展示駐荷蘭藝術家羅晟文與著名導演、編劇和電影攝影師鍾孟宏的作品;
以及 see+ Gallery(北京、深圳)展示已故美國攝影師 Jerry Uelsmann 和屢獲殊榮的黃曉亮
的作品。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委約創作大型裝置藝術
展會開幕當日將揭幕香港本地藝術家唐納天(生於 1980 年,香港)委約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A Brazen Rift (After Branzi)》(2025)。這件作品靈感源自意大利建築師與設計師Andrea Branzi 的未實現建築圖紙,提出對都市生活的替代性想像。這個大型裝置平行地展示了城市中心絡繹不絕的人群,以及展會中的人群流動產生的動能,邀請觀眾沉浸於這兩者之間的臨界環境中。這個全新的委約作品也彰顯了 Art Central 對香港藝術的支持,展現了這位中生代藝術家的創新精神。
異體雕塑及裝置項目
萬眾期待的重點節目異體雕塑與裝置項目展示來自 Yiwei Gallery(洛杉磯)的戴瑩、藝星
藝術中心(台北)的梅丁衍、The Locker Room(紐約)的 Roxane Revon、Galerie Pici(首爾、紐約)的 Shinduk Kang ,以及落雁畫廊(倫敦)的 Mark Lawson Bell 創作的大型裝
置。
影像藝術節目呈獻 Akeroyd Collection 的精選作品
Art Central 2025 特別呈獻 Cinema Central,這個場內影院為藝術家提供展示影像藝術的專
屬平台。展會的影像藝術節目「On the Shores of…」探討當代網絡如何促進人與信息的互
動,同時打造另一個新世界。這個平台讓藝術家與學者能夠以充滿想象力的獨特視角,對
現有的敘事方式提出質疑和挑戰。
項目亮點包括:鄭淑麗(生於 1954 年,台南)呈獻 Virus Becoming(2022);郭家賜(生
於 1964 年,香港)呈獻 You Don’t Know Me, But…(1998);Raqs Media Collective(成立
於 1992 年,新德里)呈獻 The Bicyclist Who Fell Into a Time-Cone(2023)以及 Riar Rizaldi(生於 1990 年,萬隆)呈獻 Mirage - Eigenstate(2024)。
影像藝術節目將呈獻來自 Akeroyd Collection 的精選作品,這是香港慈善家兼知名影像藝術
倡導者 Shane Akeroyd 的收藏中專注於流動影像的部分。作品包括 Stephanie Comilang(生
於 1980 年,加拿大)、Rei Hayama(生於 1987 年,日本)、Shuang Li(生於 1990 年,
中國)及 Robert Sandler(生於 1991 年,美國),每天在 Cinema Central 獨家放映一小時。Akeroyd Collection 通過專屬網站、影像放映以及向國際藝術機構出借的方式運作,使收藏中的影像作品得以廣泛流通和展示。
表演藝術和講述表演節目
本屆展會表演節目將注入全新亮點——每日在 Central Theatre 上演的講述表演,一種以研
究為基礎,結合文字、圖像和動作的新穎藝術表演形式。以荷蘭藝術家 Bas Jan Ader 最後
未完成的作品《In Search of the Miraculous》為名,項目集合多位藝術家,以姿態的迴響
探索歷史、物質與身體,遊戲於藝術實驗中,邀請觀眾進入開放而富有創造力的空間。
亮點包括:傅秀璇(生於 1990 年,新加坡)呈獻 in the shadow of the cosmic(2023);
覃小詩(生於 1989 年,廣州)呈獻景間 II(2022);陳子雯(IV Chan)(生於 1978 年,
香港)呈獻 Our Birthdays (uncut)(2025);徐皓霖及黃百亨(生於 1997 年,香港 / 生於
1995 年,香港)呈獻去到呢到就係極限(2025)以及 Shavonne Wong(生於 1991 年,新
加坡)呈獻 與機器對話:當人工智能不再僅是工具(2025)。
講座
作為展會的熱門節目,講座雲集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傑出講者,共同探討當代藝術的新奇
主題及重要趨勢。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將聯手藝術家及學者開展一場關於機器人
藝術的熱烈討論,參加者包括林妙玲、梁博然、簡鳴謙、Peter Nelson。香港藝術中心將
聚集 Triada Capital 的創辦人及首席投資官蕭洛青和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主席劉文邦,探討
創意、收藏與跨界連結的力量。由香港藝術中心執行總監葉思芬主持。由香港藝術學院
呈獻,香港藝術學院院長文潔華教授和學術總監林嵐將探討如何透過創意活化傳統手工
藝,傳承知識及實踐。更多由 Art Central 策展人主持的節目與講座詳情,請瀏覽 Art
Central 官方網站。
展會導覽
Art Central 隆重推出 2025 年全新 AI 數碼導覽,為訪客締造更精彩的觀展體驗。與
Brushstroke AI 攜手推出的專屬應用程式,能根據個人喜好提供個人化導覽路線、解答展
會查詢,並提供各項活動資訊。通過這個導覽,訪客便可查詢藝術品資訊或深入了解藝術
家背景。訪客可在展會入口處的介紹展位免費使用 AI 導覽。
Art Central 為持票觀眾及 5 歲或以上兒童提供免費小型導覽,由業內專業人士及導賞員帶
領。每日內有多場導覽於展會地圖指定的集合點開始,將以英語和廣東話進行,無需預約,
先到先得。
UOB ART SPACE 大華銀行藝術空間
作為 Art Central 連續九年的首席合作伙伴,,大華銀行特別委託香港藝術家吳觀麟創作互
動水墨藝術裝置《白雲觀照》。這個作品乃吳氏的「雲誌系列」之一,揉合古今意象,
喚起希望和反思。這組裝置展示了六十件手工製作組成的白雲雕塑,呈現成無限符號 '∞'
的形狀,象徵不斷循環,生生不息之法則,同時與大華銀行(香港)60 周年誌慶互相呼
應。參觀者可透過 LED 屏幕投影和擴增實境(AR)功能參與互動,思考人與大自然密不可
分的連繫。
大華銀行透過不同的計劃來培育香港及其他地區的藝術人才,當中包括「大華銀行藝術家
校友網絡」,該網絡旨在協助大華銀行在東南亞和中國(包括香港)的獲獎藝術家提升他
們的曝光度。在展會內,參觀者可於兩個「大華銀行藝術空間」欣賞 2024 年「大華銀行
年度水墨藝術大奬」得獎展,以及「大華銀行年度繪畫比賽」藝術家聯展的藝術品。
除展覽外,大華銀行更與大華銀行「藝 · 坊」攜手合作,舉辦「大華銀行水墨藝術工作
坊」,邀請香港著名水墨藝術家包括徐沛之博士、韓雁婷、吳觀麟、邱榮豐、楊頌雅及
容子敏,學習抽象水墨、傳統水墨、現代山水及實驗水墨。每場工作坊的收費為每人港
幣 200 元,17 歲或以下及 60 歲或以上的人士可享半價優惠,所得收益將撥捐大華銀行
「藝 · 坊」,以支持其為弱勢社群提供藝術教育。
在展會期間,大華銀行將於 3 月 29 日(星期六)下午 3 時至 4 時半,舉辦一場題為 「超越
視野:跨領域合作在藝術中的角色」的座談會。 資深講者及藝術家包括陳育強、許方華
和郭瑛將討論跨領域合作於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剖析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建立藝術在社
會中的角色及影響。
香港旅遊發展局呈獻「Studio Central」
透過融入本地藝術,Art Central 進一步鞏固其在香港文化領域的關鍵地位。今屆展會與香
港旅遊發展局攜手合作,由陳瑞琦策展,隆重呈獻「Studio Central」。這個創意項目聚焦
三組來自香港及廣州的藝術家:藝術家兼建築師朱頌琪(生於 1975 年,香港)、動態裝
置藝術家董永康(生於 1989 年,香港),以及跨學科藝術家團體菠蘿核(成立於 2019 年,
廣州)。
「Studio Central」將部分展覽空間轉化為藝術家的個人工作室,捕捉香港熱鬧社區的熟悉
風貌和精神。這個項目為訪客提供獨特機會,親眼目睹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沉浸在他們獨
特的創作環境中,並與藝術家即時互動。
「藝聚社區」展示了三組藝術家與香港充滿活力的街景和日常故事互動,創作出全新作
品。這些作品將在城市各社區展出,呈現他們創作的真實背景。
暢享美酒佳餚的絕佳社交場所
Black Sheep 於 Eat Central 呈獻 Black Sheep Gallery ,包括六款環球美食體驗:來自 Chôm
Chôm 的越南街頭風味、Maison Libanaise 的黎巴嫩菜式、Fukuro 的現代居酒屋招牌菜,以
及 Jean-Pierre 法式小酒館佳餚,還有全港最頂尖意式雪糕店 Messina。今年首次登場的
Botanical Garden 提供冰涼飲品,讓食客彷彿置身於綠意盎然的英式花園中,細味每一口
清新。
Soho House Hong Kong 以快閃酒吧再次回歸,並於現場展示藝術家 Elsa Jeandedieu 的壁畫創作。 Soho House 邀請訪客沉浸在熱鬧的場所之中,同時展現了於推廣地區性藝術家方
面的承諾,為這場充滿活力的藝術慶典增添獨特魅力。
illy 帶來頂級意式濃縮咖啡及單品咖啡,獨具匠心的調製飲品將喚醒感官,讓訪客以更敏
銳的思緒細賞藝術。illycaffè 更首度於香港呈獻 「illy Art Collection — GENESI」,向四位傑
出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致敬:Simone Fattal、Shirin Neshat、Monica Bonvicini 及 Binta
Diaw。她們將 illy 咖啡杯化作畫布,揮灑獨特藝術風格,並深入探討與其多元背景息息相
關的文化、環境及社會議題。
Art Central 展會總監 Corey Andrew Barr 表示:「在首席合作伙伴大華銀行的持續支持,
以及香港特區政府『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資助下,我們欣然呈獻展會最具規模的節目,
慶祝第十屆 Art Central 盛大舉辦。隨著香港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藝術界的重要地位,本次
展會為本地及國際觀眾提供機會,接觸 20 世紀開創性的知名藝術大師,並與當代藝術前
沿的新銳菁英深度交流。Art Central 第十屆里程碑印證了展會十年來堅定致力於推動亞洲
當代藝術生態系統創新與發展的承諾,促成新的文化交流,必將引領地區藝術未來的發展
軌跡。」
大華銀行集團傳訊及品牌策略管理部主管兼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女士表示:「隨著 Art Central 2025 揭幕,今年博覽會展現傑出的人才和創造力。我們好榮幸能夠支持這
個充滿活力的平台,它不僅展現了卓越的藝術才華,同時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文化燈塔的
地位。我們邀請所有參觀者沉浸在鼓舞人心的節目中,這亦反映了我們致力透過藝術培養
創造力和促進社區內有意義的聯繫的承諾。」
Art Central 門票現已公開發售,詳情請瀏覽 https://artcentralhongkong.com/zh/tickets/。
日期及開放時間
3 月 25 日(星期二)
貴賓預覽(僅供獲邀者參與)
3 月 26 日(星期三)
公眾參觀:下午 12 時 – 下午 5 時
Night Central:下午 5 時 – 晚上 9 時
3 月 27 日(星期四)
公眾參觀:下午 12 時 – 晚上 7 時
3 月 28 日(星期五)
公眾參觀:下午 12 時 – 晚上 7 時
3 月 29 日(星期六)
公眾參觀:上午 11 時 – 晚上 7 時
3 月 30 日(星期日)
公眾參觀:上午 11 時 – 下午 5 時
地點:香港中環海濱,龍和道 9 號
Facebook: artcentralhk | Instagram: @artcentralhk | 微信:artcentral | 小紅書:ArtCentralHK
Comments